本文共 231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
在一个人的事业中,努力和选择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是在普通人中往往只看到努力,却很少注意到选择的重要性,或者因为疑惑,恐惧等原因踌躇不前,最终失去了选择的勇气。这往往也是能否成为成功者的一条界线。
1999年,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瑞典投资集团Investor AB的亚洲区高管,年薪70万美元。年仅35岁的蔡崇信已经无疑算是成功人士。而他在杭州见到的马云,那一年也是35岁,经历了中国黄页不算成功的创业经历,带着50万元人民币以及后来被称为18罗汉的创业队伍,开发阿里巴巴网站并上线运营。
蔡崇信最初来见马云实际上是代表Investor AB来看看阿里巴巴有没有投资价值。那时候阿里巴巴网站刚刚上线,公司还没有成立,没有任何实体,甚至连经营执照都没有。而之前的37次融资也全部失败,早期的50万美元也几乎消耗殆尽。即使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蔡崇信依然被马云所打动了,不仅仅是因为激情和理想,还有马云独特的领导力以及忠诚跟随他的员工。
于是本来是考察投资的蔡崇信,在一次和马云泛舟西湖的时候,突然说:“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资,我懂财务和法律,我可以加入公司帮你做”。这吓了马云一跳,要知道当时蔡崇信的年薪是70万美元,这和人民币大约560多万,相当于10多个草创期的阿里巴巴。马云只能很坦诚地表示创业期的阿里支付不了这么高的薪水,一个月只能支付500元人民币。蔡崇信很坚定地表示,500就500,我看好你以及阿里的前景。
蔡崇信做出这个决定既不容易,也容易。不容易是妻子刚刚怀孕,放弃优渥的环境,高额的薪酬加入一个处于创业期的企业需要面对的高强度工作环境和并不清晰的未来,说容易是因为作为华人,在外资企业是有显而易见的天花板,想要继续提升并不容易。
蔡崇信对于阿里有多重要?之前阿里更多地像一群凭借义气聚集在一起的团队,缺乏制度。是蔡崇信位阿里带来了基本的股份制思想,并且为最初的18罗汉拟定了股权分配合同。而更为重要的是,蔡崇信凭借自己的人脉,终于为阿里带来了企业发展最急需的资金。马云很有能力,但是很遗憾,在国际资本面前创业期的阿里太过于稚嫩,没有人看好在当时还属于因特网荒漠的中国。是蔡崇信说服当时在高盛香港地区担任投资经理的好友考察一下阿里巴巴。由于早年在投行的成功经历,在蔡崇信的信用背书下,终于在1999年10月拿到了高盛领投的500 万美元,而其中参投的企业也包括蔡崇信的老东家Investor AB。
这笔投资的价值无可估量,不但解决了阿里早期资金匮乏的局面,为阿里巴巴的告诉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高盛成为了阿里巴巴的另一块可以使用的牌面——阿里不在寂寂无闻,高盛投资的企业创业初期无疑是十分响亮的招牌。
其后在阿里巴巴高速发展的时期,遇到了阿里历史上最大的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大量企业纷纷倒闭,而早起快速扩张,已经做到世界前200的阿里巴巴也不得不关闭海外事业部,专注国内发展。在互联网资本寒冬里,活下去最需要的就是——钱。通过蔡崇信的引荐,马云见到了软银的孙正义。在马云进行了6分钟关于阿里未来的描述之后,孙正义就准备投资4000万美元,但是要求占49%的股份。马云考虑到当时的困境,本来已经准备接受这一报价,但是作为阿里的CFO,蔡崇信说了NO,之后孙正义将投资额调整为3000万美元,蔡崇信依然说NO,最终说服孙正义只投资2000万美元。作为同样对阿里的未来有明确认识的蔡崇信更为明白股权的重要性,也是在他的坚持下才避免阿里更多的股份被稀释。
遇到了堪称阿里巴巴历史上最大也最危险的对手——ebay。2003年6月ebay完成对易趣的全部收购,而2003年7月7日,淘宝成立。2004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达到了4400亿人民币,2005年易趣注册用户达到1100万,淘宝网注册会员数近600万。面对阿里巴巴的来势汹汹,易趣发起了大规模的反击。下调月租费以及物品登录费,投入1亿美元培育中国市场,发起各种优惠活动,在各个场合进行推广。而淘宝则继续免费的运营策略,选择和易趣进行近身肉搏。
作为世界巨头的ebay无论在网络购物的经验或是资金储备上,对于当时的阿里和淘宝来说都是庞然大物。但作为阿里决策者的马云并没有畏惧,依然选择正面迎敌,通过惨烈的价格战以及推广,要彻底打垮易趣。而发动这场商业战争,最重要的依然是——钱。
2004年2月蔡崇信帮阿里拿到软银领投的8200万美元,为阿里和淘宝拿到了极为重要的“子弹”,继续和ebay展开激战。而2005年8月,在蔡崇信为主的团队极力斡旋之下,阿里得到了雅虎10亿美元的投资以及作价7亿的雅虎中国,代价是40%的股份。现在来看40%股份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是对于当时的阿里来说,这笔投资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正是在这笔投资的帮助下,阿里和淘宝终于击溃了ebay和易趣,最终成就了霸业。
回顾蔡崇信和阿里的结缘,实际上是互相成全的结果。作为个人而言,努力很重要。只有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有能力有价值,进而才能让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努力并不是唯一,在已经成型的体系中,努力是有天花板的。无论个人如何努力,都很难打破公司已经形成固化的考核体系,这个时候,选择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选择更好的公司,选择更好的方向,选择更好的行业。努力是敲门砖,让你拥有实现个人价值的能力。而选择是你更进一步的必然条件,长时间努力不进行选择,会让你倦于安全区,缺乏前进的动力。
不要因为人情、恐惧、安逸感而止步不前,当你觉得你足够努力却难以继续提升的时候,行使你选择的权利吧。
转载地址:http://fhrja.baihongyu.com/